
你的位置:ballbet贝博在线 > 新闻动态 > 跨越110年,再次“刷屏”!茅台披露……_中国_文化_世界“见字如晤,我等在1915年,三藩市巴拿马万国博览会,给您写信......祈愿110年后,大阪世博会的你们,四海当更精彩.....”
6月,日本大阪世博会的中国馆,一封“跨越了110年”的“信件”让海内外观众为之动容,这封“信”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“寄件”给2025年大阪世博会的,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背后是茅台与世博会、与世界对话的110年。
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“斩获金奖”,世界知道了中国的茅台酒;2010年上海世博会,茅台成为中国馆唯一指定白酒,世界了解了中国酿酒工艺和历史;2025年大阪世博会,茅台作为中国馆唯一战略合作伙伴,这次茅台向全球输出的不仅是产品,还有与海外的情谊、根植企业发展的ESG理念……
110年,是中国与世界深度链接、波澜壮阔的百年路,也是茅台从赤水河走向全球,从“产品出口”演化为“文化出海”的变迁史。在海外说起茅台,海外友人的印象不止是那个“飞天logo、白色玻璃瓶、红飘带”的白酒,还有这瓶酒背后厚重的中国白酒历史和文化。作为民族品牌的代表,茅台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海外,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共享醇厚优雅的东方佳酿。
展开剩余82%依靠 “真诚”,迈出走向世界的一步
这110年,从赤水河“走到”全世界,既漫长也不轻松,然而作为诞生于大山深处的茅台,天生就带有“山里人的直接与真诚”,这让茅台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。
110年前的美国旧金山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,茅台如同当时的旧中国的商品,鲜有人问津,如果在当时没有“质夺金奖”,茅台估计要在很长一段时间,向世界去介绍自己“我是谁”。
张德芹与松崎君代共同发布2025大阪世博会茅台纪念酒
按照马斯洛理论推衍,满足受众最基础的生理需求是成为爆品的第一步。茅台的这种最“直接”的味蕾满足感,根植在它的产品品质中,源于他们对品质近乎“苛刻”的“真诚”。
一瓶茅台酒始于一粒红缨子糯高粱的蜕变,在赤水河畔的酿酒车间里,工匠们遵循着“端午制曲、重阳下沙”的古法,经历五大功法、30道工序、历经165个工艺环节以及五年的时光……这种近乎执拗的“笨功夫”,既造就了茅台酒的高品质,也证明了“品质无国界”“品质会说话”的硬道理。
“文化叙事”阐述中国白酒的厚重悠长
走向世界仅靠“真诚”与“直接”远远不够,作为一个代表中国白酒、且历史悠久的品牌,茅台需要对世界表达自己厚重的文化。
时间回拨到2010年的上海,正如当时中国的发展状况一样,茅台正处在快速发展的“黄金期”,突破百亿收入跻身行业“头部”,这一成绩勾起了大家的兴趣,在这大环境下,告诉别人“我是谁”也许不重要了,茅台更多地对外表达“我从哪里来”。
那时候,茅台成为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,也是中国白酒行业中唯一获此身份的品牌,作为“中国名片”之一在中国馆内展出,这为茅台走向世界之路留下了深刻的一笔。在上海世博会上,茅台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酿酒工艺和历史,借助世博会平台向全球展示中国传统文化,世界才初步了解:中国白酒就和中国历史一样,悠长、厚重和丰富。
让人欣喜的是,海外对中国白酒文化、历史的兴趣至今依然高涨,这也给白酒国际化带来指引和参考。
“在外国人的酒桌上,大家对中国酒礼的兴趣远超预期。”这是茅台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德芹在今年贵州茅台股东大会上说的话。诚然,向世界讲好白酒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共识。在茅台看来,只要跟外国人讲好中国白酒的故事、酒礼和文化,讲好茅台的品牌、品质并让其品尝,外国人都会接受,甚至喜欢。
更好地在海外传播白酒文化,俨然成为茅台所肩负的责任,茅台也完成了马斯洛理论的进阶:归属感。
2024年,茅台针对海外市场打造了“茅台之夜”和“茅台文化节”两大品牌IP,并将其塑造成为茅台具有特色的国际品牌IP和文化名片。文化的交融与碰撞,不但让白酒文化传播得更加深远,也让茅台在世界上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记。
“共同价值观”链接世界
当下全球处于深度变革期,要真正走向世界,需要有契合全世界的“共同语言”。对于海外来说,ESG正是“国际名片”,跨越文化鸿沟和接轨国际的纽带。当然,ESG也是茅台根植于企业的发展之道,在“绿水青山”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下,茅台更想与世界分享“我要到哪里去”。
大阪世博会上,茅台用其独有的方式和视觉讲述自己ESG的故事:在中国馆内,茅台设置了一座名为“山地记忆”的艺术装置,这个装置用茅台酒糟生产的再生纸为主体,以经典“茅型瓶”为视觉元素,与中国馆“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——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”的主题交相辉映。
生于大山,茅台一直将ESG理念深植于企业发展中: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实践,紧紧围绕“酒糟、窖泥、曲草”等酿酒副产物绿色化、生态化、资源化、专业化处理目标,让酿酒副产物不断转化“再生”实现100%循环利用;这一系列ESG实践成果,让海外读懂茅台的绿色踪迹,更读懂“天人合一”的生态智慧。
至此,茅台跨越了马斯洛理论“自尊心需求”的层级,向着“自我实现的需求”的最高层级迈进。
茅台领导与嘉宾参观茅台世博会主题文化展
承载东方文明的茅台正倒进“西方的酒杯”
“茅台是中国的,更是世界的。”
从1954年第一瓶茅台酒销往海外,茅台一直积极地开拓国际视野和市场;直至现在,茅台明确出海三步走的总体构想,加强与世界的紧密相连:从产品走出去;到文化品牌走出去;再到具备国际化的价值创造能力,最终实现茅台出口、出海、国际化的深入实践。
2025大阪世博会茅台纪念酒惊艳亮相
实际上,这条国际化路径都曾发生在各家全球化大公司身上,诸如雀巢、苹果、LVMH、可口可乐等等,这条国际化之路,既是马斯洛理论“归属”“尊重”“自我实现”的体现,更是演绎出“我是谁”“从哪里来”“要到哪里去”的哲学迷思。由此而言,茅台国际化的路径昭示了中国品牌出海的逻辑:以文化认同消解消费隔阂,以价值共创超越市场博弈,最终实现从“民族符号”到“文明介质”的跃迁。
茅台国际化,正是一场“文明解码”与“文明碰撞”的实验:当代表东方文明的茅台酒注入“西方的酒杯”,它承载的不仅是酱香风味,而是赤水河的“生态哲学”、千年匠艺的“时空密码”,更是“顺天敬人,明理厚德”的价值观。
正如赤水河最终奔流入海,这家百年中华品牌完成了从“赤水河的茅台”到中国的茅台,再到世界的茅台的嬗变。茅台正以东方匠心的定力与全球视野的魄力,在世界版图上刻下“坐标系”:这条路虽远,却因坚守而清晰;虽艰,却因创新而开阔。
文/贝贝 王涛
发布于:广东省Powered by ballbet贝博在线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